对抗中央禁令建楼堂 尉氏县长韩治群坑害建筑商   浏览:478  回复:0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
他很讨厌 1 楼 2016/9/8 11:59:26
              对抗中央禁令建楼堂 尉氏县长韩治群坑害建筑商
                        (系列报道一 记者:马俊勇 王金)
  近期,河南尉氏县建筑商霍合伟,多次向记者反映以县长韩治群为首的尉氏县政府部分领导,出于个人目的,变换花样对抗中央禁令,哄骗他垫资建筑县政府的楼堂馆所,推诿扯皮拒不支付工程建筑款,将他一家推上了绝境。县政府领导的所做所为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他强烈请求记者到其当地采访调查,揭露事实真相。
  
  (小标一)讲排场摆阔气 对抗中央有诡计
  8月3日上午,记者寻迹来到尉氏县城尉州路中段北侧的一处大型早已“烂尾”的建筑工地,记者看到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大院,占地面积约有80余亩,几幢规模宏大的楼堂框架依次竖立在杂草丛生的工地上,凝重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过去。
  几位建筑管理模样的人员见记者到来,即走向前与记者搭话,当得知记者是专程从北京来此采访时,他们为之一振,其中一位身体瘦弱面色十分憔悴的高个子中年男子向记者称问:“你们采访后敢说实话吗?尉氏县政府县长韩治群那些人违法乱纪的事你们敢报道吗?”听到记者肯定的答复后,这位中年男子紧张的面容才略有放松。经介绍他就是被县政府领导哄骗垫资承建这片“四馆两中心”工程的负责人,他叫霍合伟。
  
  图:霍合伟向记者介绍尉氏县政府建设“四馆两中心”的详情。
  在霍合伟的带领下,记者到“四馆两中心”各处建筑前后查看,仔细听取霍合伟等人对各个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用途的介绍。当记者问这个大院和大院里的建筑到底是干什么用时,霍合伟肯切地对记者说:“这个大院和这片建筑,是尉氏县政府领导违抗中央禁令,用掩人耳目的手段,将原名称改为‘金燕金融大厦文化艺术中心’,假借这个名义肆意新建的县政府楼堂馆所。”
  为了弄清“金燕金融大厦文化艺术中心”的真相,记者随霍合伟等人走出这个大院,到周边查看了解。
  这个“金燕金融大厦文化艺术中心”大院,位于尉州大道北侧,坐北朝南,面对人民广场。西面是财政局、审计局、检察院、交通局、广电局和烟草局。东面是电业局、司法局、公安局、武装部和尉氏县人民法院。“金燕金融大厦文化艺术中心”处于行政区中间位置,被众多行政和司法机关拱卫着,是典型的行政中心。
  霍合伟对记者说:“尉氏县的人们都知道这个所谓的‘金燕金融大厦文化艺术中心’是县政府机关所在地,韩县长在2013年5月 31日的会议纪要中已经讲得非常明白,至于他后来又矢口否认,只能说明他心虚,另有所图手段狡猾罢了。”
  在这个“金燕金融大厦文化艺术中心”大院附近不同的地点,记者分别向多个干部和群众模样的人员进行了解,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个大院和里面的建筑物是干什么用的,他们都大同小异肯定的回答:是新建的县委县政府,这个大院是县委县政府用来办公的地方。既然是县委县政府用来办公的地方,为什么还要采用“金燕金融大厦文化艺术中心”的名义进行建筑呢?记者感到疑惑,就随机向群众打听其中的奥秘。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县政府领导知道自己新建楼堂馆所是违犯中央禁令的,他们害怕被追查,才故意假借别的名义偷建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尉氏县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反映,尉氏县政府偷建这个“四馆两中心”,为了掩人耳目,已经变换了两次名称。最初叫“四馆两中心”,后改为“金燕金融大厦”,再后来又改为“金燕金融大厦文化艺术中心”。无论改成什么名称,这个大院实际上是县政府领导精心策划,新建的县委县政府大院。县政府领导之所以两次更改名称,是他们做贼心虚,害怕上面追责,查掉他们的“乌纱帽”,因此,他们就多次改换名称,以规避中央的禁令。
  (小标二)设圈套玩诡计 自毁政府公信力
  记者向霍合伟了解“四馆两中心”的具体情况时,他向记者详细地诉说了他被县政府县长韩治群和有关负责人欺骗、耍弄的经过。他对记者说:“2012年8月份,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金伯利公司副总李守信,他受县政府领导的指使,特别成立了塬鑫置业公司,将县政府的‘四馆两中心’和相关辅助工程整体交给我施工。县政府领导、塬鑫置业公司和我三方约定,工程价款按08年定额进行预算,结合开封市当年当地的价格结算付款。我按他们的要求缴纳了工程质量保证金850万元,准备签订合同。
  “2012年9月,尉氏县政府领导说工程紧急,要求我马上开工。出于谨慎,我提出先签订合同,然后再施工。县政府常务副县长黄文建和塬鑫置业公司的负责人花言巧语地对我说:‘四馆两中心’是县政府的工程项目,难道说你不相信政府吗?你不要担心,先干起来再补签合同。当时我考虑到干的是县政府的工程,政府领导说话一定会算数,会讲信用,绝不会坑骗我。于是,我就按县政府领导的要求,立即组织人力、物力放心地施工。当时我是相信政府和相信政府领导的,根本就没想到后来他们竟会说话不算数,会那么黑、那么坏,会变着花样坑害我。
  “工程干到2014年2月份,我已向这个工程项目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这时,我请求他们按约定支付工程款。谁也没想到,县政府领导竟会突然翻脸,以须降低工程造价为由,只让塬鑫公司支付给我工程款4000万元,即停止了拨付。后来由于资金断流,工程被迫停工。剩余工程款加利息及剩余设备款合计7000多万元,他们百般耍赖拒不向我支付。
  “我找政府领导要不到工程款,我心急如焚,无奈下只得多次到尉氏县、开封市和河南省信访局进行信访,以求尽快解决我的难题。真想不到我就象皮球一样被他们踢来踢去,踢得晕头转向,逼得我连死的想法都有了。
  “我的无奈上访,惹恼了县长韩治群。2015年6月9日我到县政府找到韩治群反映情况时,他毫不客气地训斥我:‘去信访局上访,就能给你解决问题了?纯粹是瞎胡闹嘛!’
  “由于他们推诿扯皮耍无赖,逼我上访的次数多了,韩治群县长恼羞成怒,干脆向我放出狠话:‘有本事你随便去告吧,我就是不让给你钱,看你能把我这个县长怎么样!’
  “我在县长韩治群那里挨训碰了钉子,在塬鑫置业公司领导那里也无数次地被耍弄。我要求该公司领导给我结清剩余的工程款,他们耍滑头戏弄我说:‘老霍,你干了工程我们当然应当付款,但县政府主要领导(指韩治群)不同意,我们也不敢呀!你只要让县政府领导(县长韩治群)说个数目,我马上就给你打款。’看到这样的境况,我心里已完全明白:从开始他们不跟我签订合同就先让我垫资开工,到耍无赖、踢皮球,再到现在发狠欺负、耍弄我,这完全是一个完整的大骗局。这个大骗局如果只是社会人员设置实施并不足为奇,可韩治群作为一个堂堂的政府县长怎么会不讲信用,怎么也会干这种下三烂的丑恶勾当呢?我实在想不通!”
  (小标三)县政府违规耍赖被曝光 自恃有靠山根子硬不理睬
  霍合伟告诉记者,在上访无效、告状无门的情况下,为讨回公道,他向河南某日报进行投诉,该报记者经过采访调查,于2016年2月份以《债务危机牵出“烂尾工程”》为题,客观地揭露了尉氏县政府的“四馆两中心”“烂尾工程”形成的经过。这篇报道在最后还特别将尉氏县政府要员歪曲事实、耍赖的丑行曝了光。遗憾的是,该报记者的报道,没能引起尉氏县政府领导的重视,仍然我行我素,对该报记者的报道根本不予理睬。
  尉氏县政府领导对上述日报记者的报道之所以不予理睬,霍合伟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奥秘。霍合伟向记者反映:县长韩治群早已向人暗示和声言,他与开封市委市政府某主要领导关系很铁,北京他也有人,在河南,谁拿他都没办法。霍合伟说:“韩治群自吹有靠山根子硬,他在河南谁都不怕。”
  霍合伟曾数次试探记者:“象县长韩治群这种有权有势、有靠山的人违法乱纪,你们敢如实报道吗?”对此,记者无语。
  (小标四)上当受骗陷绝境 全家老少受煎熬
  为了解真情,8月3日黄昏,记者辗转来到开封市一社区霍合伟临时的家。在霍家客厅内,除了一台稍大一点的电视机外,记者再没有看到一件象样的家具陈设。由于简陋的沙发太小,记者一行不能全部落座,霍合伟看到有记者无处坐落,只得歉意地向记者苦笑。
  一位坐在茶几一端小凳子上发怔的男青年见记者一行到来,慌忙起身,但一言不发,对记者只是苦笑一下,算是打招呼。经介绍,记者知道了他是霍合伟的儿子。
  听到有客人来到,霍合伟的妻子从卧室出来与记者打招呼。随后,霍合伟的儿媳也引着约两岁的儿子到客厅与记者搭话表示欢迎。
  谈到家庭现在的境况,霍合伟止不住声声叹息。他向记者说:“干尉氏县政府的‘四馆两中心’工程所用的资金,一部分是俺自己的,有一部分是我借亲戚朋友的。县政府不讲信用,不按时付款,并且还催促我快点施工。由于多次向亲朋借过款,我已无脸再向人家借钱,我只好让我妻子和儿子、儿媳向他们的亲戚朋友筹款,以保障施工所需。真想不到县政府领导也会玩阴耍赖,他们说话不算数,不按时给我付款,弄得我家借的款到期还不了人家。直亲还好说,普通的债权人对我们就不客气了,有好几家已经把我们告上了法庭。
  “由于债台高筑,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我一家六口人的生活现在都难以维持了。不怕记者同志您笑话,现在我孙子吃奶粉我们都买不起了......”霍合伟这个当年上亿元身价的建筑商大老板,现在落到这种地步,他做梦也没有想到。
  说到痛心处,霍合伟抱着小孙子不禁老泪纵横。刚懂点事的小孙子,看到爷爷哽咽流泪,惊异的看看众人,再看看自己的爷爷,他踮起脚,伸出小手为爷爷擦眼泪,此情此景让记者一阵心酸。如果尉氏县政府的韩治群县长大人看到眼前这一幕,不知他该有何感想......
  
  图:由于工程垫资及被县政府拖欠工程款,导致霍合伟被众多债权人起诉。
  霍合伟的妻子也是泪流满面,她拿出一沓子债权人的起诉书和法院的判决书让记者看,她悲愤地对记者说:“真没有想到县政府那些当官的竟会那么坏,欠俺工程款耍赖久拖不给,导致俺借亲戚朋友那么多钱还不了,现在这么多人起诉俺,让俺一家人咋过呀?”看到霍合伟妻子哭诉,记者的内心禁不住隐隐作痛。
  在客厅内,记者特别注意到霍合伟的儿子,自记者进屋到记者离开,他一言未发,但他双眼溢出的泪水,不时地顺着两腮往下流淌,他多次背过身偷偷擦拭双眼。记者明白,他是一个热血青年,现在他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在绝境中,他不能表现得太脆弱,一家老少都在看着他,指望着他,但他的内心所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埋藏着对无赖们的愤恨,这是人们不易察觉、不易理解的。
  (小标五)违规抗上心中虚  出尔反尔自搧脸
  为了充分证明自己干的工程是尉氏县政府的建设工程,霍合伟拿出多份尉氏县政府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文件复印件让记者查阅。霍合伟对记者说:“这些文件中的有关内容,都能确实无误地证明我所干的工程项目是尉氏县政府的工程。”当记者问到文件来源和文件内容的真实性时,霍合伟肯定地说:“来源合法,内容真实,绝对不是我霍合伟造假。如果是我弄虚作假,我霍合伟愿承担一切责任!”
  霍合伟气愤地说:“尉氏县政府领导违抗中央禁令,违法犯罪,他们自我心虚,害怕被追责。为了逃避追究,‘四馆两中心’工程明明是政府工程,他们硬说不是政府工程,硬说与政府无关,
  编造理由赖账,不给我付工程款。尉氏县政府县长韩治群等领导翻脸不认账,矢口否认我干的‘四馆两中心’工程是县政府的工程,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一是害怕上面追责,极力掩盖事实,以逃避追究,保自己的‘乌纱帽’;二是赖账不给我付款,以经济的形式打击报复我,用软刀子杀人。韩治群这些人真是‘一箭双雕’啊,太阴险,太毒辣了!”
  
  图:霍合伟向记者展示尉氏县政府“四馆两中心”施工图纸。
  
  图:霍合伟向记者展示的尉氏县政府“四馆两中心”工程施工图纸中部分截图。
  为了向记者证实他干的是尉氏县政府的工程,霍合伟搬出一大堆尉氏县政府“四馆两中心”施工图纸展示在客厅,让记者查阅并拍照。记者看到这些施工用图纸、图号、说明及图标的标注,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显示出是尉氏县政府“四馆两中心”建筑工程施工用图,是尉氏县政府办公大院新址的施工图。
  霍合伟气愤地说:“我所干的这个对外所称‘金燕金融大厦-文化艺术中心’的项目,大家都知道是政府工程,尉氏县的人们几乎都知道这个政府工程原名叫‘四馆两中心’,即尉氏县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科技展览馆以及尉氏县会议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尉氏县的人们都明白,这个‘四馆两中心’建成后,实际是尉氏县委县政府用以办公的地方。
  “这个‘四馆两中心’,由尉氏县政府与上海金伯利钻石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 BT(土地置换资金)模式进行建设,由金伯利公司投资4亿元,尉氏县政府以538亩土地使用权作为项目回购资金来源。这很明显是个彻头彻尾的政府工程,尉氏县政府是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业主。可尉氏县政府的主要领导,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不讲信用、不要人格,变着戏法耍赖坑害我,让我一家人死不了活不成,这些人太缺德了!县政府领导韩治群与黄文建自己知道,‘四馆两中心’是他们违规违法建设的工程,他们做贼心虚,害怕上级查他,怕掉‘乌纱帽’,故意两次更改工程的名称,以规避党中央关于新建楼堂馆所的禁令。明明是政府的工程,他们硬说此工程与政府无关,企图赖掉应支付给我的工程款。这些当官的不讲诚信,不讲道理耍无赖,根本就不象党和政府的干部。他们把我家给逼上绝路,他们这样做也太过分、太狠毒了。”
  
  记者从霍合伟提供的尉氏县人民政府(2013)19号<<会议纪要>>上看到,2013年5月31日上午,县长韩治群主持召开了县政府第八次常务会议。此《会议纪要》第五条专门提到了《关于金燕金融大厦、金伯利广场建设有关问题》,原文如下:根据县政府与尉氏县塬鑫置业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及用地规划,经与县规划、土地部门协商,拟将刘麦河以东、滨河东路北段以西、北三环以南、北二环以北约538亩土地,作为尉氏县塬鑫置业有限公司项目回购资金来源。计划一期供地328亩,剩余土地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投资额度,原则上2014年7月底完成征收及供地。关于具体项目投资额度,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确价。
  从这份会议纪要内容来看,尉氏县政府不但和金伯利公司的分公司塬鑫公司签订了“BT”(土地置换资金模式)合作协议,而且已经开始实施。
  
 
  2013年6月3日尉氏县国土资源局在出具的一份《关于金伯利钻石公司用地情况的说明》中,再次重申双方的合作,并且写明“尉氏县人民政府以相关土地收益作为出资回购担保。”
  2013年元月3日,尉氏县园林规划局在其出具的同样说明中,还附上了规划图纸。
  从县政府的《会议纪要》到国土局、园林局的说明,均印证了霍合伟所说的“四馆两中心”工程项目的实际业主是尉氏县人民政府,恶意拖欠工程款者正是尉氏县人民政府。
  霍合伟告诉记者,“四馆两中心”所有建筑,都属于尉氏县政府新址建设项目。法律规定该类项目的建设应当由政府财政承担,绝不允许采用“BT”模式,以防止地方政府拖欠工程款、变相低价出让土地使用权。而尉氏县政府领导明知故犯,仍然采用“BT”模式,且数额巨大,回购的资金来源也正是尉氏县政府变相无偿出让土地使用权,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小标六)遮遮掩掩力设障,躲躲闪闪怕阳光
  为了多侧面了解尉氏县政府“四馆两中心”工程的事实真相,8月4日上午,记者先到尉氏县住建局办公室,请有关人员联系主管领导,请求查阅尉氏县政府“四馆两中心”工程审批文件和证照手续,有关人员很熟练地应对记者:“领导开会去了。”以无法查阅为借口搪塞记者,轻而易举地将记者打发走。
  离开尉氏县住建局,记者又到尉氏县规划园林局,找到主管规划审批手续的科室,一秦姓科长接待了记者。当记者说明来意,向他询问尉氏县政府“四馆两中心”建筑有无规划许可手续时,他略加思考后,眼珠一转,似乎肯定地说:“有规划手续”。当记者请求查阅手续时,他起身在屋里转了一圈,对记者说:“我去请示领导后,再给你们取过来。”他离开记者将近半个小时后才返回来对记者说:“管理文件的人员不在,无法将‘四馆两中心’的工程规划手续拿过来让你们看。”到此时,已到中午下班时间,记者只得无奈地道别。看到记者离开,这位科长难掩得意的暗笑。
  事后霍合伟和知情者告诉记者,尉氏县政府的“四馆两中心”工程,根本就没有什么土地规划、建筑许可等审批手续,压根就是违规违法的。
  (小标七)行贿买官善钻营,韩县长违法违规成惯性
  
  图:已落马贪官原开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森林对韩治群(尉氏县政府现任县长)向其送5万美元买官的受贿事实供认不讳(左为李森林,右为韩治群,图片来源网络)。
  在尉氏县和开封市采访期间,霍合伟和知情人士向记者提供了两份尉氏县政府县长韩治群先生违规违纪的书面材料,其中一份材料中显示,韩治群在数年前曾向原开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森林(已落马)行贿5万美元,要求升任为常务副县长的详细内容,另一份是韩治群和黄文建等政府要员违规在企业兼职的图表证据。
  
  图:记者登陆国家工商管理局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看到,尉氏县金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治群、常务副县长黄文建任该公司副董事长都赫然在目,该公司高层管理者均为政府官员。
  霍合伟向记者说:“原来我对韩治群这个领导并不怎么了解,从我干县政府的‘四馆两中心’工程后,我才对他有所了解;自从他开始耍赖,推诿扯皮恶意拖欠我工程款开始,我对他才有了较深的了解;从他打击报复我,故意坑害我开始到现在,我对韩县长、韩大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如果全国的县长都象他这样弄虚作假、投机钻营、违抗中央、违法乱纪、耍无赖坑害百姓,我们的国家将会成啥样?”
  霍合伟又对记者说:“我们尉氏县韩治群县长违法乱纪是一惯性的,我这样说他,并不是他带头坑害了我,我故意捏造事实诬蔑他,我说的话都是有根有据的。”霍合伟非常担忧地对记者说:“听知情人士说,韩治群马上就要升任县委书记了,如果上级让他‘带病升迁’,那将是全尉氏县老百姓的悲哀!”
  (小标八)违规违纪被揭露 县政府领导放言要抓爆料人
  近日,霍合伟连续几次向记者求助,他忧心忡忡地向记者反映说:“关于尉氏县政府部分领导违抗中央禁令,新建政府楼堂馆所和其他违规违纪事项,我向记者提供爆料和采访线索后,尉氏县政府主要领导对我恨之入骨,他们已攒足劲要报复我。县政府里面的有关人员,对他们的主要领导违法乱纪行为很看不惯,他们向我透露,县政府主要领导已指使有关部门,正在罗织罪名,要以‘莫须有’的手段拘留我。”
  霍合伟含着眼泪恳求记者:“我揭发了尉氏县政府部分领导违规违纪的行为,得罪了他们,他们肯定不会放过我。他们有权有势,要弄死我,就象用脚踩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尽管我遵纪守法,可他们要存心整我的话,有的是孬法,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啊!如果他们不顾党纪国法,真的要那么整我的话,请你们记者一定要及时揭露事实真相,追踪报道到底,让天下人都知道尉氏县主要领导是如何对抗中央禁令,是怎样欺负老百姓的!让那些欺上瞒下,故意把‘经’念歪的歪嘴‘和尚’们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记者在开封市和尉氏县采访期间,了解到的类似霍合伟反映当地主要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政府机关中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的当地政府部分官员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线索,着实令记者震惊不已。
  线索提供者和知情人再三请求记者为他们保密,将他们提供的投诉材料,尽快地递送到高层纪检委领导那里,并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采访调查、及时报道。
  应霍合伟和知情者的请求,对他们提供的线索和反映的问题,记者将会深入采访调查,并适时深度报道。
       (请关注系列报道二)
  编后语: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是对地方基层党政机关中部分官员违抗政令,糊弄上级领导的真实而形象的写照。
  在现实中,对于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规则禁令和国务院的政策、政令、行政法规,绝大部分地方基层党政机关领导都能积极贯彻执行,使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使广大人民群众尽享其益。然而在基层党政机关中也有部分官员,特别是主要官员,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或抱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不贯彻不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通知和禁令,他们欺上瞒下,故意让政令不通,上情不能下达。他们这样做,给党中央、国务院和广大人民群众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社记者在报道中提到的河南省尉氏县政府主要领导,就是玩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术的高级玩家。与其他玩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玩家相比,尉氏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手段更典型、更恶劣。
  尉氏县政府部分主要官员,明知新建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党中央、国务院已有禁令,但他却顶风而上,明目张胆地让“四馆两中心”工程大干快上。没有条件,他们“创造条件”(哄骗承建人霍合伟垫资)也要上。尉氏县政府领导自己心里非常清楚,他们这样做,是明显违规违法的。上面追查怎么办?他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有的是办法:将政府“四馆两中心”工程摇身一变,变成了“金燕金融大厦”。党中央、国务院禁令的风声紧迫时,他们又“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让“金燕金融大厦”再摇身一变,变成了“金燕金融大厦文化艺术中心”。无论尉氏县政府领导怎样改换政府工程的名称,玩弄换汤不换药的把戏,他们仍然掩盖不了其违抗中央禁令、违规违法的事实,最终逃脱不了被上级和法律的追究。
  尉氏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手法比其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玩家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是政府不出资,让承建者垫资,政府领导省事又省心,还有好处可捞;二是变换工程名称可以规避追究,上面如要追查时,有理由有话说;三是改换名称后,还可以给垫资承建人赖账,让垫资承建人找不着北。看,尉氏县政府领导的算盘打的多么精明,真是聪明绝顶,“一箭三雕”啊!
  上级党政领导,对基层党政机关组织中善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术官员的危害性,千万不可小觑,因为基层党政领导是直接与人民群众接触、打交道的。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政府,如果他们变成“歪嘴和尚”把“经”“念”歪,对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危害最直接,造成损失的速度也最快。因此,对于象尉氏县政府部分领导那样的 “歪嘴和尚”,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考察管束,及时清理,绝不能让这些 “歪嘴和尚”们危害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中华新闻通讯社 2016年8月21日)














2012-2014 bbs.mzuc.com.cn 站务QQ1:80311649 站务QQ2: 156965609 Powered by zuoju Processed in 00.27 second(s)